举报投诉联系我们 手机版 热门标签 故事淘
您的位置:故事淘 > 二十四孝黄庭坚的故事 黄庭坚的故事

二十四孝黄庭坚的故事 黄庭坚的故事

2023-03-09 10:42 黄庭坚

二十四孝黄庭坚的故事 黄庭坚的故事

二十四孝黄庭坚的故事

二十四孝黄庭坚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英雄人物,他曾经为了报答父母的恩情而展开了一场不朽的孝道之旅。

黄庭坚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,他的父母只能勉强维持生计。尽管如此,他们还是尽力教育黄庭坚,帮助他成为一个有学问、有道德、有胸怀的人。

当黄庭坚年龄逐渐成熟时,他决定要回报父母对他所作出的一切。于是,他开始了一场不朽的孝道之旅,历尽千辛万苦,不惜牺牲生命去实践孝道。

首先,黄庭坚前往当地寺庙,向佛祖表达感激之情。然后,他前往当地乡村,帮助当地农民处理农田采耕、水利工作、公益事业等方面的问题。此外,还参加当地官员执行法律、促进公平正义方面的工作。

随后,黄庭坚又前往大唐国郊外的大海上航行,帮助海上船只避开风浪、修理船只、救助海难者等工作。最后,他返回家乡向老人施舍物资、帮助孤寡老人、教导年轻人如何正直表量……

  黄庭坚用行动诠释了“孝”这个词语所包含的真正意义——无条件奉献、无畏牺牲。由此可见, 事出有因, 人之所孝, 必有所奉还. 

黄庭坚的故事

著名的宋代诗人黄庭坚有着怎样的故事呢?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黄庭坚的故事,欢迎大家阅读,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黄庭坚的故事从而了解这位诗人。

黄庭坚的故事 1

黄庭坚 (1045-1105),字鲁直,自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,又称豫章黄先生,汉族,洪州分宁(今江西修水)人。北宋诗人、词人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而且,他跟杜甫、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黄为其中一宗)之称。英宗治平四年(1067)进士。历官叶县尉、北京国子监教授、校书郎、著作佐郎、秘书丞、涪州别驾、黔州安置等。诗歌方面,他与苏轼并称为“苏黄”;书法方面,他则与苏轼、米芾、蔡襄并称为“宋代四大家”;词作方面,虽曾与秦观并称“秦黄”,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。

第一篇:黄庭坚的故事

“书到今生读已迟”这句话是明朝一位进士袁枚说的,他是说宋朝的黄庭坚(字山谷)的故事,黄山谷是江西省修水县人,在县志里记载着他的故事,他的诗书画,称为三绝,与当时的苏东坡齐名,世称苏黄。

山谷得中宋朝的进士之后,被朝廷任命为黄州—芜湖的知州,他就任时才26岁。有天他在午睡,做梦走出州衙,来到一处乡村,看见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,站在一家门外的香案前,桌上供着一碗芹菜面,口中喊叫人的名字,山谷走近前去,看那碗面还热气腾腾,似乎很好吃的,不自觉的便端起来吃,吃完回衙,一觉醒来,嘴里还有芹菜香味,梦境甚清晰,但以为作梦而已,山谷还不在意。

次日午睡,再梦如昨,口中又有芹香,于是大感奇异,遂起身步出州衙,循着梦中道路行去,行至老婆婆家门外,叩门进去,正是梦中所见的老婆婆,问她有无在门外喊人吃面之事。婆答:“昨天是我女儿的忌辰,因为她在生喜欢吃芹菜面,所以我在门外喊她吃面,我每年都是这样喊她。”山谷问:“你女儿死去多久了。”婆答:“已经26年了。”山谷心想,自己正是26岁,昨天亦正是自己的生辰。遂再问她女儿在生的情形,家中还有些什么人?婆答:“我只有一个女儿,她在生喜欢读书,信佛吃素,很是孝顺,但不肯嫁人,到26岁生病死了,死的时候,她说还要回来。”山谷问:“她的闺房在那里,我可以看看吗?”老婆婆手指着那间房说:“就是这一间,你自己进去看,我给你倒茶去。”

山谷走进房里,只见卧床桌椅之外,靠墙有一个大柜还锁着。山谷问:“里面是些什么?”婆答:“全是她的书。”问:“可以打开吗?”婆答:“锁匙不知她放在那里?所以一直无法打开。”山谷心中想了一下,记起锁匙的位置,便告诉老婆婆找出锁匙,打开书柜,发现许多文稿,山谷细阅之下,原来他每次试卷的文章,竟然全在这里,而且一字不差。山谷此时心中完全明白,他已回到了前生的老家,老婆婆便是他前生之母,这个家只剩老母一人。于是山谷跪拜在地,口称母亲,说明自己就是她的女儿转世,然后回州衙带人来迎接老母,奉养终身。

山谷在州衙后园植竹一丛,建亭一间,命名“滴翠轩”,亭中有山谷的石碎刻像,自题像赞曰:“似僧有发,似俗脱尘,作梦中梦,悟身外身。”从这首像赞,亦可以证明山谷的转世故事,为真实不虚也。

第二篇:黄庭坚的故事

黄庭坚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江西省修水县人。黄庭坚的前世今生故事,就记载在故乡《修水县(江西省西北部)志》上。显然是真有其事,而不是稗官野史。从故事中可以发现:一个人在今生所从事的工作和嗜好,大多是上辈子的延续。

黄庭坚平素就很喜欢吃芹菜,在他中了进士后,被朝廷任命为黄州(芜湖,安徽省东南)地方的知州(知州是州的长官),就任时才二十六岁。有一天,当他正在午睡时,做了一个梦,梦见自己走出州衙门的大门,一直来到一个村庄。他看到有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婆,站在家门外的香案前,香案上摆着一碗芹菜面,口中还叫着一个女孩子的姓名。

黄庭坚走向前去,看到那碗香喷喷的芹菜面,香味可口,不自觉就端起来吃,吃完后即回到衙门。一觉睡醒,嘴里还留着芹菜的香味,梦境虽然十分清晰。但黄庭坚认为只是一场梦,因此并不以为意。

接连二、三天,每天午睡时,都梦到同样的情景,醒来嘴里又都有芹菜的香味,因此感到非常奇怪,认为不是在作梦,可能是真有此事,决心探个

究竟。于是起身走出衙门,循着梦中的道路走去。

令他诧异的是,一路行来,道路的景致竟然和梦中的情景完全一样,这样一直走到一个村庄,果然看到有个老太婆在门外,摆着香案,口中还念念有词,喊出一个女孩子的姓名,这个老妇人正是梦里见到的。

就问她为什么摆着香案,供奉芹菜面,喊一个女人吃面。老太婆回答说:“前天是我女儿的忌辰,因为她生前喜欢吃芹菜面,所以我在门外摆着香案,供奉芹菜面,喊她吃面。我每年都是这样祭拜,喊她。”

“女儿死去多久了?”

老婆婆回答说:“已经二十六年了!”

黄庭坚心想,自己正好二十六岁,前天也正是自己的生日。于是再问她女儿生前的情形,家里还有什么人。老太婆说:“我只有一个女儿,她以前很喜欢读书,念佛、吃素,非常孝顺,就是不肯嫁人,到二十六岁时突然生了一场大病死了。死的时候对我说,她还要回来看我。”

“她的闺房在哪里?我可以看看吗?”黄庭坚问道。

老太婆指着一个房间说:“就是这一间,你自己进去看,我给你倒茶去。”黄庭坚走进房中,环顾四周,卧床桌椅,倍感亲切,这里的一切好像似曾相见。只见房里除了桌椅,靠墙有一个锁着的大柜。黄庭坚问:“里面是些什么?”

“全是我女儿的书。”

“可以开吗?”

“钥匙不知道放在哪里,所以一直打不开。”

黄庭坚想了一下,马上记起放钥匙的地方。便告诉老太婆钥匙存放的位置,找出钥匙,将书柜打开,发现许多女孩从前所写的文章。他细看之下,内心非常惊讶,他发现里面存放他每次参加科举考试所写的试卷,而且一字不差。

黄庭坚这时才完全明白,他已回到前生的老家,老太婆便是他前生的母亲,老家只剩下她孤独一人住着。于是黄庭坚跪拜在地上,说自己是她女儿转世,认她为母,然后回到府衙叫人前来迎接老母,奉养余年。

后来,黄庭坚在府衙后园植了一片竹林,并建了一间凉亭,命名为“滴翠轩”,亭中有黄庭坚的石碑刻像,他自己在刻像上,题了赞文说:“似僧有发,似俗脱尘;作梦中梦,悟身外身。”

黄庭坚的故事 2

在泰和县城广场的西南(人民文化宫西南边)有一条路叫山谷路,这条路的命名是为了纪念曾经在泰和做过县令的北宋著名文学家,江西诗派的.创始人黄庭坚。

黄庭坚(1045——1105),字鲁直,自号山谷道人。洪州分宁(今江西修水县)人。在北宋诗坛上,与欧阳修、王安石、苏轼齐名,世号“苏黄”。元丰三年至六年(1080——1083)任泰和知县。

在泰和县城东侧(现泰和中学校园内),有一以独特的建筑风格、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遗产而载入《中国名胜词典》的古阁楼建筑——快阁。这座阁楼始建于唐代乾符元年(874),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。它初为奉祀西方慈氏(俗称观音大士)之所,名“慈氏阁”。宋初太常博士沈遵任泰和县令期间,因为政通人和、百姓安居乐业,常登阁远眺,心旷神怡,遂易名“快阁”。史称:“阁曰快,自得之谓也”。

黄庭坚担任泰和知县时,经常登阁游憩,并于元丰五年(1082)赋诗一首:

痴儿了却公家事,快阁东西倚晚晴。

落木千山天远大,澄江一道月分明。

朱弦已为佳人绝,青眼聊为美酒横。

万里归船弄长笛,此心吾与白鸥盟。

这就是脍炙人口的《登快阁》诗。此后,“阁名遂大著”。史载:“迨黄太史庭坚继至,赋诗其上,而名闻天下。”在快阁还嵌一块黄庭坚手书的箴言,及著名的戒石铭:“尔奉尔禄,民膏民脂,下民易虐,上天难欺。”

在泰和有许多关于黄庭坚的传说故事。

“山谷认母”的传说:某年盛夏,黄庭坚在快阁午睡,睡梦中,见一个老妇人送酢鱼、酢肉给他吃。正吃得津津有味,忽然醒来,但仍然觉得余味在口。他步下快阁,走出东门,来到望仙桥边,只见翠竹丛丛,感到十分凉爽,便停下脚憩息。这时,听到一老妇悲戚的哭泣声,他就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。看见一老妇,满头白发,双眼红肿在墓前啼哭。身边的一只小竹篮里装有小半碗酢鱼、酢肉。老人没有理会黄庭坚,只管一面哭,一面拿着三根线香,几张纸钱插上墓坟。

“老人家”,黄庭坚凑上前,叫了一声。

老人抬头看了看黄庭坚,没有做声。

“老人家,墓里是你家什么人?”老妇人见黄庭坚是个文质彬彬的书生,便告诉他:“墓里葬的是我唯一儿子。仁宗庆历五年(1045)八月十五巳时殁,今日正好是儿子三十七年忌日,特地准备了一些他生前爱吃的酢鱼、酢肉来祭扫。”

黄庭坚一听,感到十分奇怪:“自己正是仁宗庆历五年八月十五巳时生,今年刚好三十七岁,同年同月同日同时,一分不差,一死一生,竟有这么凑巧。他生前喜欢酢鱼、酢肉,我也喜欢这些东西,嗜好一样。而且刚才梦中还吃了不少,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”黄庭坚接着问到:“你儿子生前是干什么的?”

“出身进士,得罪奸臣,受屈而死。”

“他给你留下了什么?”

“只有一箱书。”

“能带我到你家看看吗?”

“那怎么行呀,我家竹篱茅舍,破破烂烂,孤寡一身,玷辱煞人呀!”

“没有关系,我家也在农村。”

老妇人经不住黄庭坚纠缠,只好带他回家去。她从楼上把书箱搬下来,并交给黄庭坚一把生锈的钥匙。黄庭坚把书箱打开了,里面装的尽是一些四书五经,以及文字抄本。他翻到箱底,只见一份朱卷,有几处还被蛀虫蛀了。仔细一看,感到十分奇怪!这朱卷与自己考进士时的文章相同,笔迹也一模一样。他看看老人,又看看四周墙壁,感到莫明其妙。老妇人看到黄庭坚那疑奇的神态,便解释说:“我儿子死后,有好多人想开箱子,都开不动,可是现在你随便一开,箱子就打开了。正中了我儿临终时说的‘三十七年后,有人来开箱’的遗言。莫非你······”说到这里,她看看黄庭坚的容貌,仔细抬头他的声音,好像离开三十七年的儿子,如今又站在面前,感到十分亲切。

黄庭坚见老人出言不俗,谈吐文雅,相貌也很亲善,是个教养有素的老人,又联想到这一系列的前前后后,感到十分巧合。他想,她一个孤寡老人,无依无靠,十分可怜,我应把她带回家去赡养。最后征得老人同意,就把她带回家来,因为家有老母,便认做前世娘,并自题像赞云:“似僧有发,似俗无尘,作梦中梦,见身外身。”

黄庭坚奉母至孝,每餐必上好菜,老妇人过意不去,对黄庭坚说:“百姓生活尚感困难,我有粗茶淡饭即可。”自此,俭约如故。

黄庭坚在母亲的感染教育下,以生民为念,率大小官员,布衣菜根,节衣缩食,以赈饥民。

后来,黄庭坚在泰和任期已满,奉命调移山东德平,老妇恋土情深,不愿随同。黄庭坚便置备田园,修理快阁,让老母在快阁安度晚年。

大蒙笼山惩贪官:有一天,黄庭坚审案完毕,准备下堂,小吏来报道:“大蒙笼山民不服王法,有意与官府作对,朝廷下达的销盐任务,无法摊派下去。”黄庭坚一听,大为震惊,说:“食盐派销有利于民,山民百姓为何拒买?其中必有蹊跷”下堂后,他叫来师爷,问明情况,决定亲自上大蒙笼一趟。第二天一大早,黄庭坚一身商人打扮,带着两个随从前往大蒙笼。

上大蒙笼的路途十分艰险,好不容易来到一个叫“清风源”的山村(在桥头乡)。他见一家正升火做饭,进门一看,屋子里空空荡荡的,几个脸黄肌瘦、衣不遮体的小孩缩在一角,眼瞪瞪的瞧着他,厨房里一个中年妇女正往锅里大把地放野菜。妇女见来客,热情端上白开水招待,难为情地说:“家里已好长时间没有盐了。”黄庭坚走进厨房指着大锅的野菜问道:“你们就靠吃这些野菜过日子吗?”妇人唉声叹气地回答说:“今年歉收,打下的一点谷子早叫他们征走了,我们村里大多数人家断粮啊!”

黄庭坚听后,心里十分难过。即叫随从把自备的一点干粮分给那几个孩子吃。正在这时,忽然屋外传来一阵喧闹声。黄庭坚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,连忙走出门去,只见几个壮丁拖着一个被捆绑的老汉往前走,一群山民在前面挡住去路,不准他们抓人。一个里正模样的人,气势汹汹地驱赶众人,眼看双方有动武之势。

黄庭坚连忙上前,拦住众人,大声喝道:“且慢,请问为何抓人?”那里正厉声说道:“他目无法纪,不但不买派盐,还聚众闹事,谩骂官府,诬告盐法是什么‘催命法’,你说该抓不该抓?”

黄庭坚听罢,心想果然有此事,又见里正如此蛮不讲礼,便正色道:“有理也不是讲不清的,光天化日之下随便抓人,触怒民众,你们担当得起吗?”

里正见来人竟敢顶撞,非常恼火,大声训斥道:“你是什么人?吃着井水管河水,还不快滚!不然连你也一块抓了。”说罢便想动手。说话间,一个随从冲上前去,伸手挡着里正喝道:“大胆!竟敢侮辱堂堂知县黄大人,还不赶快跪下!”那里正一听说是知县黄大人,吓得浑身发抖。“扑通”一声跪在黄庭坚脚下,连连磕头:“小人有眼不识泰山,冒犯了老爷,罪该万死,请老爷恕罪!”

黄庭坚不想与他纠缠。厌恶地说:“起来吧,以后不准狗仗人势,欺凌百姓。”说着便亲自给老汉松绑。那里正见状,从地上爬起来灰溜溜地躲到一边去了。

山民们见是知县黄大人到,赶快跪下磕头感恩。黄庭坚扶起大家,拱手道:“诸位父老乡亲,本官今日特为销盐之事到此。现朝廷推行盐法,盐乃民众生活之必需。据说你们抵制销盐,对抗官府,不知情由从何而起,望诸位就实相告,本官好秉公办理。”

过了一会儿,刚才被松绑的那位老汉上前施礼道:“老爷恕罪,并非小民有意对抗官府,抵制销盐,实在是没法子呀!以往我们这里有米,可是私商贩盐,盐贵如油,我们买不起。现在官府派盐,虽说便宜,可米全被征了,哪还有钱买盐呢?望老爷明断,我等感恩不尽。

黄庭坚边听边默默点头。

一位老妇拖着孙女儿上前诉道:“老爷有所不知,里正等借销盐之机,敲诈勒索,欺凌百姓,逼得我们好苦啊!”一青年汉子也上前说:“衙役不分情由,强行派盐,我等买不起,就今天牵我们的牛,明天又来赶我们的猪,搞得山民鸡犬不宁,百姓怨声载道啊!”数字泰和黄庭坚听后,怒视里正道:“果有此事?”

里正无法狡辩,只一个劲地磕头:“小人有罪,小人有罪,听候老爷发落。”于是,黄庭坚限令里正三天之内把勒索山民的钱粮和牛猪如数归还百姓。并且对百姓们说:“从今日起官府执行盐法,一律自由买卖,决不为难百姓。”山民们听后拍手称快。

从此,大蒙笼生产发展,百姓安居乐业。只要一说到黄庭坚,个个赞不绝口,称他是为官清正、体察民情的“黄青天”。

后来,泰和人民深感黄庭坚的清正廉洁,亲民爱民,就把泰和县城广场西南面的一条道路命名为“山谷路”,以纪念这位清官、好官。

黄庭坚的故事 3

黄庭坚,字鲁直,自号山谷老人、涪翁,出生于公元1045年,洪州分宁(今江西省修水县)人。英宗年间中进士,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,迁著作佐郎,后以修实录不实之罪被贬。在文学方面,他是北宋著名诗人,由于出于苏轼门下,被称为“苏门四学士”之一,与苏轼齐名,世称“苏黄”,开创了“江西诗派”。其著作有《山谷集》、《山谷精华录》,词集有《山谷琴趣外篇》;并擅长书法,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。

黄庭坚小的时候,由于刻苦好学,其才华通过一个又一个生动故事表现出来,至今传诵不衰。

黄庭坚出身于书香门第。他的父亲叫黄庶,进士出身,是个诗人。因为他在政治上没有如愿,便专门从事文学创作,崇尚杜甫风格,内容朴实,语言凝练。他的舅舅叫李常,既是一位博学多识的学者,也是一位诗人。

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影响下,黄庭坚自幼开始读书。他记忆力很强,对于经书,他只要读上几遍就能背诵,故史书说他到五六岁的时候,就能背诵五经,而且能诗会文。

在他七岁那年,父亲送他到私塾读书。有一次,他对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:“我在家时,父亲教我读经书,说的是要学六经,实际上教给我的只有五经;现在,我来上学,先生也说要教六经,可在课程安排上,仍然是五经。还有一经到底叫什么?为何不让学呢?”

老师回答说:“所谓六经,是指《易经》、《书经》、《诗经》、《周礼》、《乐经》和《春秋》,但一般教学生读书,就是读前五部经书,因为《春秋》是部编年体性的历史书,比前几部难读一些,故一般不去读。”

黄庭坚又说:“既然《春秋》列人六经,就应该读,也应该教,否则,就不成其为六经了!”

老师见黄庭坚说得振振有词,而且很有道理,感到他非同一般孩子,便答应了他的要求,教他读《春秋》。不料,他读得兴致勃勃,只用了十天的时问,就全部读完了。老师惊奇地称赞他说:“真是个神童啊!”

从此,黄庭坚的神童称号闻名乡里。

舅舅李常对黄庭坚的自幼好学早有所闻,如今又听说他有神童之称,心中更加高兴,便决心亲自前来看个虚实。

李常来到后,见黄庭坚正在读书,便顺手于书架上拿过一本书来,从其中找出几个问题,让他回答。结果,黄庭坚都一一答了出来,而且准确无误。李常又抽出一本,提了几个问题,黄庭坚依然对答如流。李常一连抽出七本,提出很多问题,都没有把黄庭坚难住。

李常高兴地称赞他说:“好,好,你学得这么快,进步这么大,实在是我没有想到的!”

这一天,李常带黄庭坚到郊外去玩。江南的田野上,稻苗青青,油菜飘香,微风拂面,令人格外舒畅。正在这时,忽闻一阵笛声,悠扬婉转,声音悦耳,引得蜂蝶狂舞,百鸟争鸣,给景色如画的原野增添了无限生机。

李常顺声望去,只见一个牧童,倒骑在牛背上,吹着笛子,任牛驮着慢慢行走,神态很是自由自在。他又回头看了一眼黄庭坚,时而在油菜花上捉蝴蝶,时而跑着捉蜻蜒,喜笑颜开,十分快活。于是,他把黄庭坚叫住说:“鲁直,如此美景,难道没有诗吗?”

黄庭坚说:“诗是有的,可是,今日既然跟您出来,也是机会难得,如果请舅舅命题让我来作,不是更有意义吗?”

李常心想:这孩子不但学习刻苦认真,而且还十分明白事理,善解人意,这分明是有意让我高兴啊!

为了体谅孩子对自己的那份孝心,也正好借此考考他的作诗能力,李常便顺手一指,对黄庭坚说:“就以那吹笛的牧童为题吧!”

其实,黄庭坚也早就觉得那牧童是今日咏诗的最好题目,现听舅舅一说,正合自己的心思,遂朗声吟道:

骑牛远远过前村,

吹笛风斜隔岸闻。

多少长安名利客,

机关用尽不如君。

这意思是说:牧童骑在牛背上,走过前面一个小村庄,一阵微风吹来,将那优美的笛声吹过小溪,小溪对岸的人们都听到了。此时此刻,长安不知有多少人,正在勾心斗角,用尽心机,为了名利而在奔波追逐,机关算尽,可他们都比不上牧童的悠然自得。

李常听后,心中万分感慨,一个年仅七岁的孩子,触景生情,能写出这样的诗句,表明这孩子的文学功底已相当深厚;然而,他又猛地省悟道,当年自己学识渊博,但多次考试总是名落孙山,心情是何等苦恼?而现在想想,即使考中了,做了官,又能怎么样呢?就连韩愈、欧阳修那样有才学的人,当在官场上遭到诬陷,被贬降职的时候,心情又会好到哪里去呢?倒不如从此以后,放弃仕途,一心专做学问,自食其力,就像那牧童一样,生活是何等悠闲?顿时,他觉得心情特别开朗。

想到这里,他心情激动地对黄庭坚说:“好孩子,你诗作得好,意境更好,该不是专为安慰舅舅而作的吧?要这样,那就应该是:知我者,是鲁直了。”

舅舅说完,高兴地笑了。

黄庭坚也笑了。

黄庭坚的故事

阅读全文
以上是故事淘为你收集整理的二十四孝黄庭坚的故事 黄庭坚的故事全部内容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
相关文章
  •  耶稣的故事

    耶稣的故事

    2023-04-04 故事

    耶稣的故事 在基督宗教中,也称为耶稣基督。基督为意为受膏者,指上帝敷以圣膏而派其降世的救世主,本为尊称,后常与耶稣连称。...

  • 刘禹锡的故事50字 刘禹锡的故事

    刘禹锡的故事50字 刘禹锡的故事

    2023-03-25 刘禹锡

    刘禹锡的故事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,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故事吧,故事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,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,切忌东...

  •  童话故事森林里的故事

    童话故事森林里的故事

    2023-04-02 童话

    童话故事森林里的故事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,大家对童话都不陌生吧,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,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...

© 2025 故事淘 gushitao.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